中共大連市委黨校副教授吳剛等撰文指出,針對我市民營經濟發展主導產業不強、創新能力較弱的現狀,應從推進民企轉型升級、促進風險投資發展、強化知識產權保護等方面激發科技創新活力,推動我市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。
推進民企轉型升級。一是優化產業結構。堅持一、二、三產業并舉,在保持加工制造業等傳統領域優勢并不斷提升層次水平的基礎上,著重發展第三產業特別是生產性服務業。大力推進更多民營企業進入全市重點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格局。二是優化布局結構。推進民營經濟特色園區建設,推行產業分工協作聯動發展模式,加快園區由低成本“要素拉動”向高效益“專業化協作聯動”轉變。三是擴大開放創新。切實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,圍繞創新鏈完善資金鏈,消除科技創新中的“孤島現象”。完善扶持政策,支持試點示范,引導民營企業加強新型商業模式的應用,特別是發揮電子商務在商業模式創新中的作用。
促進風險投資發展。一是推動完善風險投資相關法律體系。盡快響應國家完善《公司法》《合伙企業法》以及風險投資等相關法律法規,為風險投資者提供全方位的法律保障。二是完善激勵政策措施。進一步完善稅收優惠、風險補償機制,吸引更多社會資本、民間資本、境外資本加入風險投資,擴大基金規模。三是建立風險投資互聯網平臺。整合政府、企業、中介機構資源,建立健全風險投資網絡平臺,推動中小企業需求信息和投資者供給信息的精準對接。
強化知識產權保護。應以營造良好營商環境,激發企業創新熱情,提升企業競爭力為出發點和落腳點,以大數據、互聯網等信息技術為依托,融合實體企業、電商平臺、金融渠道、法律機構等多方力量,構建覆蓋技術、經濟、金融、法律等知識產權相關領域的信息基礎平臺,普及知識產權相關知識,實施源頭追溯、實時監測、在線識別,提供產權申請、法律查詢、產權訴訟計劃等服務。在此基礎上,建立侵權懲罰性賠償制度,完善守信聯合激勵和失信聯合懲戒制度,從而構建完整的“事前—事中—事后”的知識產權保護機制,大幅降低維權成本,提高侵權成本,切實加強知識產權的保護,更好地推動企業原始創新、核心技術創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