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時,僅僅是相遇,便是一份彌足珍貴的禮物。
臺灣作家張曉風曾在一篇散文中,描寫了唐代詩人張繼,他科考落榜后心中羞慚苦悶,只能踏上小舟,獨自一人黯然返鄉。
這天夜里,日月江山都睡去,唯他一人獨醒。遠遠有寒山寺的鐘聲,貼著水面傳來,聲聲撞擊在心坎上,于是他推枕而起,就著月光記下了那首千古名詩《楓橋夜泊》:月落烏啼霜滿天,江楓漁火對愁眠。姑蘇城外寒山寺,夜半鐘聲到客船。
在文章的末尾,她寫道:“感謝上蒼,如果沒有落第的張繼,詩的歷史上便少了一首好詩,我們的某一種心情,就沒有人來為我們一語道破?!?/P>
很多時候,面對生活的磨難,我們也曾失意,也曾悲傷,也曾在夜半時刻失聲痛哭。那些復雜幽微的情緒,很多時刻,想說卻說不出,想訴卻無人聽??僧斈阕x到那首詩的時候,立刻就被詩人精妙的表達所擊中了。內心的痛苦,在那一瞬間,得到了安慰與釋放,變得不再那么痛苦。那寥寥字句,是歷史上偉大的詩人們,為我們留下的最珍貴的饋贈。它穿越一千兩百年而來,只為在某一刻,給予你一份無需言說的理解,一份永不腐朽的共鳴。
電影《尋夢環游記》里有一句話:“生的對立面不是死亡,而是遺忘?!?/P>
有一次出差歸家,發現桌上擺著一本厚厚的書。便問母親是哪來的,母親說:“是你爺爺的朋友,特地過來送的?!?/P>
爺爺早在我六歲那年便離世了,如今更是連他的臉也記不得了。有什么書是需要人親自跑一趟送來的呢?想到此,我不由得好奇地走上前去翻看。沒想到這竟然是一本記錄著爺爺過往事跡的回憶集。里面有爺爺的生平事跡:做過記者,行過醫,還開過照相館。有爺爺發表在報紙上的文章,手寫的藥方,拍過的照片……甚至還有照相館剛開張時,爺爺親手寫的對聯??粗粗?,記憶里原本模糊得只剩下一個灰色影子的爺爺,突然在我心中異常鮮活明亮了起來。
或許爺爺的朋友,是害怕他離開之后,沒有人會再記得他,于是用這樣的一份禮物,將爺爺永遠留在我們心里吧!
不知從何時起,對于禮物,我們好像總是本能地去在意,它的價格是否高昂,東西是否實用。但如果你嘗試回想,就會發現,那些最后真正被我們所記住的禮物,往往都與它的價值毫無關系。
無論何種禮物,都是降臨在我們生命中的一粒種子。我們總能夠期待,它們會在時間的土壤中,悄悄發芽,生長,直至某天,驀一回望,早已滿目蔥蘢,蔚然成蔭。 據“物道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