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<tr id="6dtrr"><label id="6dtrr"></label></tr>

    <pre id="6dtrr"></pre>

  • <track id="6dtrr"></track>
  • 2022年11月07日 星期一

    標題導航

    第A01版:首版
    今日立冬秋雨來,明天放晴宜賞景
    走進大連投資大連
    農村自建房可用作經營場所
    守護好錢袋子
    昨日開獎
    或積小惡成大惡!“網課爆破”急需定點定向爆破
    千元獎學金靜待詩詞小達人
    大連公安七十七載風雨兼程 平安畫卷彰顯忠誠本色
    買買買要小心
    廣告
    第A02版:評閱
    或積小惡成大惡!“網課爆破”急需定點定向爆破
    物業直播“大帥”日常?業主生活豈是被窺探的“連續劇”
    “史上最兇班主任”?
    每一段遇見,都是最好的安排
    第A03版:熱搜大連
    “雙11”買買買,要小心!
    他的舉手之勞卻是我們銘記一生的相助
    快遞包裝能換蛋?不忽悠
    這里滿額送《大連晚報》、現金券
    我的追夢故事
    第A04版:熱搜大連
    反詐宣傳進鄉村,守住百姓錢袋子
    農村自建房是否可用作經營場所?大連明確了
    一個小時交流喚起“沉睡記憶”
    首次違規并積極改正,不予處罰!
    第A05版:新聞大連
    高中政治如何學?育明名師來支招
    我市在域外來連人員及其密切接觸者中發現4例無癥狀感染者
    傳承紅色基因退休不退崗
    中山區白云小學榮獲全國“最佳課外體育活動案例”
    第A06版:廣告
    廣告
    第A07版:時政大連
    搶抓新時代東北振興機遇 推進更高水平對外開放
    600多家連企亮相
    廣告
    第A08版:特別報道
    踔厲奮發譜寫新時代公安忠誠華章
    第A09版:特別報道
    踔厲奮發譜寫新時代公安忠誠華章
    第A10版:天下
    坦桑尼亞一客機墜湖26人獲救
    到2025年要培養20萬名這類人才
    錄用比70比1
    這100個職業最缺工!
    美國或面臨10年來最嚴重流感季
    俄羅斯一咖啡館突發火災15人遇難
    分類廣告
    第A11版:文體矩陣
    球員不按規參訓參賽將退出中超
    哈蘭德絕殺助曼城登頂英超
    短消息
    體操世錦賽中國隊獲一金一銀
    吳澄舒登陸澳超中國女足12人留洋
    混合團體接力收獲中國冰雪新賽季首金
    第A12版:文娛新聞
    我市唱作人舉辦原創音樂會
    地理經緯跨度最大 海拔高度落差最大
    市音協順利完成二級學會整合工作
    大連自然博物館推出中法環境月活動之“珊瑚礁展”
    第A13版:窗口
    為了生娃,他們有多拼?
    第A14版:教育訂閱號
    千元獎學金靜待最強詩意少年
    與“藍朋友”零距離,感受消防魅力!
    第A15版:少年派
    第四屆“康橋杯”大連市青少年詩詞大會試題
    答題卡
    第A16版:實用新聞
    開獎公告
    氣象預報
    “立冬”節氣秋雨來
    今日空氣質量預報
    國內部分城市天氣
    柿柿紅
    掘金大樂透
    大樂透開出4注頭獎 單注最高1800萬
    今日海浪水溫潮汐

    每一段遇見,都是最好的安排

    2022-11-07

      有時,僅僅是相遇,便是一份彌足珍貴的禮物。

      臺灣作家張曉風曾在一篇散文中,描寫了唐代詩人張繼,他科考落榜后心中羞慚苦悶,只能踏上小舟,獨自一人黯然返鄉。

      這天夜里,日月江山都睡去,唯他一人獨醒。遠遠有寒山寺的鐘聲,貼著水面傳來,聲聲撞擊在心坎上,于是他推枕而起,就著月光記下了那首千古名詩《楓橋夜泊》:月落烏啼霜滿天,江楓漁火對愁眠。姑蘇城外寒山寺,夜半鐘聲到客船。

      在文章的末尾,她寫道:“感謝上蒼,如果沒有落第的張繼,詩的歷史上便少了一首好詩,我們的某一種心情,就沒有人來為我們一語道破?!?/P>

      很多時候,面對生活的磨難,我們也曾失意,也曾悲傷,也曾在夜半時刻失聲痛哭。那些復雜幽微的情緒,很多時刻,想說卻說不出,想訴卻無人聽??僧斈阕x到那首詩的時候,立刻就被詩人精妙的表達所擊中了。內心的痛苦,在那一瞬間,得到了安慰與釋放,變得不再那么痛苦。那寥寥字句,是歷史上偉大的詩人們,為我們留下的最珍貴的饋贈。它穿越一千兩百年而來,只為在某一刻,給予你一份無需言說的理解,一份永不腐朽的共鳴。

      電影《尋夢環游記》里有一句話:“生的對立面不是死亡,而是遺忘?!?/P>

      有一次出差歸家,發現桌上擺著一本厚厚的書。便問母親是哪來的,母親說:“是你爺爺的朋友,特地過來送的?!?/P>

      爺爺早在我六歲那年便離世了,如今更是連他的臉也記不得了。有什么書是需要人親自跑一趟送來的呢?想到此,我不由得好奇地走上前去翻看。沒想到這竟然是一本記錄著爺爺過往事跡的回憶集。里面有爺爺的生平事跡:做過記者,行過醫,還開過照相館。有爺爺發表在報紙上的文章,手寫的藥方,拍過的照片……甚至還有照相館剛開張時,爺爺親手寫的對聯??粗粗?,記憶里原本模糊得只剩下一個灰色影子的爺爺,突然在我心中異常鮮活明亮了起來。

      或許爺爺的朋友,是害怕他離開之后,沒有人會再記得他,于是用這樣的一份禮物,將爺爺永遠留在我們心里吧! 

      不知從何時起,對于禮物,我們好像總是本能地去在意,它的價格是否高昂,東西是否實用。但如果你嘗試回想,就會發現,那些最后真正被我們所記住的禮物,往往都與它的價值毫無關系。

      無論何種禮物,都是降臨在我們生命中的一粒種子。我們總能夠期待,它們會在時間的土壤中,悄悄發芽,生長,直至某天,驀一回望,早已滿目蔥蘢,蔚然成蔭。 據“物道”

    亚洲色精品vr一区区

  • <tr id="6dtrr"><label id="6dtrr"></label></tr>

    <pre id="6dtrr"></pre>

  • <track id="6dtrr"></track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