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連晚報
2022高中指導群
大連新聞傳媒集團記者 欒光煜
對于高一的學生來說,要想學好高中政治,需要明確高考的命題方向,才能有的放矢地找到科學有效的學習方法。上周六,大連晚報2022《名師課堂》——高中名師指導講座,聚焦政治學科,邀請了大連育明高中名師、“國培計劃”授課專家、遼寧師范大學客座教授奚科研,從高考命題入手,為高一學生和家長們系統分享了高中政治的學法指導。奚老師指出,從近幾年教育部發布的高考命題指導方向看,題目越來越傾向于“減少死記硬背和機械刷題現象,注重情境化試題設計,增強應用性、創新性、開放性、靈活性”。在今后的高考題中,將很難看到以前重復的題目,靠刷題備考的模式很可能風光不再。
■ 高考命題原則一:命題必須反映國家意志,弘揚時代精神
試題要用體現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后的新材料、新情境、新問題,將考查內容進行包裝,堅持“信息切入、能力考查”的原則。高考政治的所有命題情境素材來源于廣闊的、紛繁復雜的、鮮活的社會生活實踐,包括政治生活、經濟生活、文化生活、生態建設等領域的現象、事件、問題及論述、報告、政策措施等。
學法指導——在平日的學習生活中,要積極關注社會生活,關注時事熱點,廣泛了解政治、經濟、文化、社會與生態等“五位一體”建設話題。注重積累新熱點、新素材、新問題。
■ 高考命題原則二:學過的知識點都可能被考到
重點必考,主干多考,次點輪考,補點選考。重點知識重點考,重點知識年年考,非重點知識輪流考。高考命題首先設定考查的重點內容和層次要求,使支撐學科的主干知識保持較高的考查頻率,新考綱補充的考點要選擇性的考,以此為基調展開考查網絡,拓寬考查空間。
學法指導——針對教材的重點難點,要結合時政熱點加強拓展性的理解;要結合真題歸類整合命題規律,預測命題方向。
■ 高考命題原則三:同一考點變化考
每考查基礎,變換情景,設問科學,注重創新。高考試題具有“重基礎、重應用、重時事、重生活”的特點。每年以考查基礎知識為主,而且起伏不大,變化的是背景材料和設問角度。同樣的考點知識,今年這情境,明年那情境,今年這樣問,明年那樣問,標新而不立異,交叉而不偏離,年年創新,??汲P?。
學法指導——歸類整合。對于新授知識,可以構建知識提綱,并對課堂上教師講過的重難點問題做批注,課下結合典型熱點試題來加深對重難點知識的理解、認同;對于復習知識,要進行大單元整合構建,以教材中的教學單元為主,將知識結構化、系統化,或是打通教材單元的界限,將有邏輯關系的內容進行整合。
■ 高考命題原則四:區分題多從探究性、開放性、體現創新性出題
共性好考,個性難考,試題開放,探究創新。高考也要注重共性與個性的考查,共性考查比較容易,個性考查難度較大,因此高考試題一定要增大探究性,擴大開放性,體現創新性,從獨特的角度對學科知識進行多方位、深層次的考查,體現考生的個性品質和創新意識,鼓勵有獨特見解、有思想水平、有創新精神的答案。
學法指導——在平時學習當中,注意從命題情境、設問角度和知識靈活運用等方面積累整合答題方法。例如2021年遼寧省20題《天工開物》就是一道開放性試題。解答這類試題,要注意設問限定,解題時需要嚴格按照“圍繞主題”“提取材料有效信息”“使用政治學科術語”“規范答案邏輯性”“字數”等要求組織答案。
■ 高考命題原則五:考查知識的應用性
掌握理論,學以致用,學科價值,重在應用。只有理論聯系實際,才能學有所用,高考試題的學科價值在于考查知識的“應用性”,用知識解決問題,正是命題的目的所在。人文學科要與社會政治生活和經濟生活的熱點問題相結合,使本學科試題更加具有實際性、應用性和學科性。
學法指導——平日要注重拓展閱讀,要有意識地使用所學知識分析解讀國家的大政方針等。以學習黨的“二十大”為例,我們可以在閱讀報告的同時,聯系教材知識進行相應的分析解讀。
■ 高考命題原則六:以生考熟 體現國情,公平公正,以生考熟,直擊軟肋。命題者在編制每一道試題時都要考慮我國的地域及民族等因素,努力做到對每一位考生都公平。所謂“以生考熟”,就是用陌生的問題情境考查熟悉的知識,大家都沒見過、沒做過,老師也沒講過,這類問題能考查學生的能力,是考生的群體性“軟肋”。
學法指導——平日學習要注重拓展性閱讀,同時還要積累信息提煉的方法,培養自己能夠在有限的時間里,快速從陌生的情境材料中提煉出有效信息,與教材知識進行對接。
■ 高考命題原則七:課外和課堂結合考查
材料在外,答案在內,考查思維,體現能力。高考命題不留教材版本痕跡,陌生甚至前沿的背景材料都是教科書里沒有的,但考點知識都是考綱要求內容??忌诳紙錾峡搭}時間少,做題時間少,想題時間多,“想”就是思維,高考試題就是考查學生的思維品質、思維程序和思維方法,進而體現考生的關鍵能力和學科素養。
學法指導——平日學習要培養自己在不留教材版本痕跡的情況下,從陌生的問題情境中能夠精準地提煉出所要考查的教材知識。
綜上所述,目前政治高考命題更加“重思維、重應用、重創新”??疾榉较蛞呀洀臅局仉y點到應用性;從生活生產到學術探索;從跨學科的綜合性到跨領域的開放性和創新性。這就要求我們考生在學習備考當中,以考促學,以學促行,知行合一。不斷在學習實踐中改進學習方法,扎實基礎、培養創新意識和創新思維、能夠學以致用和融會貫通、走出被動學習、機械學習、死記硬背學習的怪圈。
了解講座信息,掃描二維碼,即可及時獲悉相關內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