金子和女兒的合照。受訪者提供
為了成為一位母親,金子花了26萬元。這些錢,約等于一輛奧迪汽車、1000只口紅、560瓶香水,或者,8年來6家醫院的輾轉治療、5次移植和4次取卵。她的寶寶,成為我國每年誕生的30萬名試管嬰兒之一。
如果將懷孕看作一次航行,終點就是嬰兒的第一聲啼哭。但每個人的起點和過程,并不相同。2021年國家統計局的資料顯示,我國不孕不育家庭占比攀升至18%。這意味著,平均每六對夫妻中,就有一對面臨生育問題。為此,有人抄經祈福,輾轉于各地的送子觀音前;有人嘗試艾灸針灸泡腳熱敷,把家里搞成了“人間仙境”;有人頻繁進出醫院、吃藥打針,決定通過輔助生殖技術成為母親或父親。
做檢查,建檔案,定方案,促排卵,取卵取精,胚胎移植,整個過程像嚴密的高科技生物工程。但只有跋涉在試管之路的人知道,他們的每一步,都走在針尖上。
門檻
金子和老公喜歡孩子,但“天使”遲遲不肯來。2018年,28歲的金子備孕4年無果,決定從互聯網公司辭職,要一個試管嬰兒。
那些日子里,金子一邊忙著和老公創業,一邊跑醫院。一天最多的時候,她要打7針,吃9種藥。金子有時不得不把一些工作甩出去?!斑@是一個付出和舍棄的過程?!苯鹱诱f?!俺蔀樽约骸迸c“成為母親”,她偏向了后者。金子等不了。試管嬰兒的成功率隨女性年齡增長而下降。30歲以下、卵巢功能正常的女性,成功率能達60%,而40歲以上女性成功的概率,則可能跌落到20%。
“駐扎”醫院8年的金子,見證了很多高齡女性生育的艱難。她記得有個44歲的女性,第一個孩子六七歲時因一場醫療事故離開人世,想要二胎,卻一直取不到好的卵子。還有一對夫妻人到中年,后悔做丁克,45歲開始要孩子,但促排2次,取到的是空卵。
近10年來,我國平均生育年齡從26.29歲,推遲到29.13歲。此外,工作久坐缺乏鍛煉,生活壓力大心情郁悶,長期失眠熬夜內分泌紊亂,總吃不健康的外賣,都可能導向孕育的艱難。
浸泡在快節奏的生活中,夫妻倆的神經繃得很緊。28歲的金子被診斷為卵巢早衰,“卵巢就像45歲的”。老公的精子正常形態率1%,屬于嚴重畸形精子癥。他們自然受孕的概率幾乎為零,只能邊調整生活習慣,邊嘗試試管。為了有個健康的寶寶,他們戒掉了外賣,擠時間鍛煉,盡量減少工作熬夜,保持心情愉快。壓力積得多了,夫妻倆也會爆發,但每次“只吵事兒,不質疑人”。金子相信,他們不會分開。
漫漫求子路,也有人婚前沒做婚檢,之后才得知男方少精只能做試管,求子數次失敗后耗盡感情,只想離婚。
輔助生殖治療技術費用昂貴,且以自費為主。一個周期至少兩三萬元起步。幾輪拉鋸戰后,也有花費幾十萬、上百萬元的人。從事輔助生殖技術20多年的北京大學人民醫院生殖醫學中心主任沈浣曾說,之前有很多患者因為費用問題,放棄了治療。
壓力
28歲,張晨結了婚。成家頭兩年,親朋好友的催生“轟炸”了她。
丈夫因工作原因沒法?;丶?。她以為,生孩子是女人的“天生技能”,順其自然就好。31歲,張晨查出了多囊卵巢綜合征,開始頻繁往返于婦科和中醫科。2019年秋天,34歲的張晨體檢發現甲狀腺有問題。張晨決定冒險賭一把?!胺凑嚬芤⒆油?,生完再說?!蹦菚r,她對輔助生殖技術不太了解,覺得做試管就是“花錢買捷徑,很快就能成功”。
2020年8月,張晨第一次去北京大學第三醫院生殖醫學中心“探路”。開始打車時,她怕被司機笑話,不敢定位“生殖中心”,只定到旁邊的連鎖餐廳。這家成立于2001年的生殖中心,此前只是一個幾十平米的試管嬰兒室,如今總體規模達7000多平方米。近3年門診量近180萬人次,完成新鮮試管嬰兒(IVF)周期5萬多個。與北京大學第三醫院主樓相比,這里是安靜的。連夫妻之間的爭執也顯得克制,止步于一句念叨、一個眼神和甩開的手。三樓男科的區域,男人們隔位落座,低著頭,看著手機或檢查報告。據統計,導致不孕癥的原因中,男方所占的比例達40%。
女性的取卵和移植,都在北京大學第三醫院主樓的8層。即便在周日,IVF手術家屬等待區32個按摩椅也都被占滿了。坐著的,90%都是男性,他們手里攥著保溫杯、粉色皮包或牛皮筆記本,時不時接起電話,處理工作,回復親友。IVF檢測分診處的座椅上,則多數候著女性。她們或沉默地刷著寶寶、烹飪類的短視頻,或互相交流情況,“上次積水B超沒做出來,移植兩次沒成功,醫生說不清楚原因”。
從初建門診病歷,檢查取卵,再到兩次移植失敗,一年多時間,張晨攢了厚厚一摞掛號條和收據,檢查費、藥費、手術費、胚胎冷凍費算下來,大概花了四五萬元。
張晨和老公無數次憧憬,有了孩子給他買什么玩具,帶他去哪里玩。張晨說:“可能我們做得還不夠好,寶寶一直沒有來?!痹嚬芤浦惨粨艏粗?,只屬于少數的幸運者。為了轉移注意力,張晨買了鋼琴,和老公堅持每晚在樓道里跳繩,2022年除夕也不例外。
接力
在結婚的第12年,35歲的楊曉婉兩次試管移植失敗后,第一次懷孕了。測完血值的那天晚上,他們躺在床上,誰也沒動手機,望著對方:“這就懷孕了?”然后,彼此“嘿嘿嘿”傻笑半天。丈夫說,我要做爸爸了。楊曉婉開始哽咽流淚。
今年2月,楊曉婉建了第一個北京大學第三醫院試管交流群,而后是第二個?,F在兩個群加起來,有800多個一起在試管路上的同行者。她們在群里交流經驗,復盤看診流程,推薦掛號醫生、孕期補劑,分享報告單,打氣鼓勁兒,傳遞好“孕”氣。金子在小紅書上做試管的知識科普,也建了6個試管“好孕”群,加起來總人數1600多人。一天,一個人發了長長一段文字,告別了姐妹們。她稱被家人逼著嫁給二婚不育的老公,對方“摳門算計,撒謊成性”。她不想遭那么多罪,給這樣一個“隊友”生孩子。
道路坎坷,更體現出“隊友”的重要性。楊曉婉的老公,是她的掛號幫手、專車司機和跑前跑后的小助理,負責拿水壺、資料袋和包,取號、取檢查報告和取藥。
在8年似乎看不到盡頭的日子里,金子和老公一次次地坐在嘈雜的醫院走廊等待,領取一大包藥回家,在鬧鈴提醒聲中吃藥、打針。失敗,掙扎著爬起來——她只有握緊身邊的那雙手,才能繼續往下走。
金子現在還記得去年3月22日那天。拿化驗結果的兩小時前,她不停咽口水,手一直在抖。直到老公拿著化驗單走過來,告訴她“成功了”,金子依舊沒有實感。她問老公:“醫院不會誤診,拿錯了寫我名字的化驗單吧?”老公安慰她:“怎么可能,三甲醫院能出這個錯嗎!”金子頓時在大廳里放聲大哭,被來來往往的人圍觀。但她不覺得難為情,“我恨不得他們都來問自己,小姑娘你哭什么。我就告訴他們,我成功了!”
2月的一個晚上,張晨做了一個夢,陽光明媚的上午,她的床上趴著一個剛出生不久的嬰兒,哼哼唧唧地哭著。她趕緊給老公發了條微信,務實的老公沒理她。一個月后的傍晚,張晨突然連打了五六個噴嚏,還流鼻涕。吃感冒藥前,她拿了4種不同品牌的驗孕棒,都顯示雙杠……
焦慮
從查出懷孕起,張晨就開始了漫長的焦慮。
張晨買來近400元的胎心儀。從孕10周開始,她就通過這個比拳頭大不了多少的儀器,早晚聽一次胎兒的心跳,“確認胎兒當下是有生命的”。張晨建卡的北京天壇醫院,看產科約號比較難。于是,孕晚期的張晨平均每周闖急診一次,搞得醫生看到她就頭疼。
技術,讓問題變得可見。孕前、孕中、生產后的檢測項目,讓監控胎兒與嬰兒的缺陷成為可能。我國每年會有80萬-120萬名缺陷兒呱呱墜地,平均每30秒出生一名。其中,只有20%-30%患兒經早期診斷和治療能獲得較好生活質量。及時、科學的檢測,能避免許多悲劇發生。
NT(檢測胎兒頸后透明層的厚度),無創DNA,大排畸,SMA(脊髓性肌萎縮癥)、耳聾基因、脆性篩查,小排畸,糖耐,這是張晨能數得過來的“大考”。無創DNA抽血送檢的10多天里,張晨天天提心吊膽。沒看見B超上的胎心、胎芽前,金子幾乎被焦慮填滿,上網查各種資料,計算寶寶離開她的風險。
生命是脆弱的,金子始終相信這一點。每次推著閨女出去玩,金子都要提起120個心。她也從來不在北京的大風天出門,擔心高空墜物。哪怕去郊區,金子都會買公園提供的人身意外保險。夫妻倆給寶寶取名“子期”,從媽媽名字和“未來可期”里,各取了一個字。金子希望女兒能在大時代,做個有夢想的人。
張晨的預產期在11月13日,她意識到:“天吶,和寶寶見面的日子這么快就要來了?!睏顣酝裰饾u適應了“媽媽”的身份,她之前的知識儲備都關于試管,懷孕后每天都在“惡補”孕期知識。
8月16日,國家衛健委等17部門聯合發布《關于進一步完善和落實積極生育支持措施的指導意見》,這是國家衛健委首次明確為輔助生殖技術納入醫?!捌票?。10月30日,新修訂的婦女權益保障法規定,用人單位在招錄(聘)過程中,除國家另有規定外,不得將限制結婚、生育或者婚姻、生育狀況作為錄(聘)用條件。這為依然奔波在試管路上的人,帶去了新的希望。他們盼望著,“慢性子”的小天使,拖曳著腳步,早一點找到爸爸與媽媽。 據中青報冰點周刊 文 王子伊